保护农业遗产,农耕续力前行。12月27日,第九届世界小米起源与发展会议在内蒙古敖汉干部学院召开。
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作物学会粟类作物专业委员会、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分会、赤峰市人民政府、中共敖汉旗委员会、敖汉旗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敖汉旗农耕小米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承办。
会议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国家、自治区有关领导,国内知名小米企业代表,国内部分央企、国企代表,各级媒体记者,以及全旗各乡镇党政负责人、各科局负责人和企业代表共260余人,以线下和线上两种方式参加。
开幕式上,国际、国内相关专家学者以连线贺辞或视频贺电、贺函的方式对大会的成功举办致贺。
会议期间,领导、嘉宾以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维度,围绕“保护农业遗产,农耕续力前行”主题,以国际性视野、前瞻性思维,深刻分析了敖汉小米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共同为提升敖汉小米品牌知名度、助力乡村振兴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大会期间,以敖汉小米为代表的旱作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减贫模式入选全球减贫最佳案例、敖汉小米入选“全国农遗良品十佳品牌”成功发布。
自2012年以来的十年间,敖汉旗坚持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具有敖汉特色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之路。
一是传承农耕文明,加强遗产保护。二是立足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三是发掘天然本质,打造核心品牌。十年来,敖汉旗构建了全方位保障体系,建立了全国首家旗县级旱作农业种质资源基因库,建设了旱作农业品种保护基地,确保原种的纯正和多样性。成立了小米产业协会、小米集团公司,建设了小米产业园,敖汉旗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全国最大优质谷子生产基地”。敖汉小米先后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入选了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超百亿元,实现了从“无人识”到“天下闻”的跨越。
在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敖汉继续做好“守正、发展、创新”三篇文章,让农业文化遗产焕发生机活力、赋能乡村振兴。
一要坚持守正,留住农耕文明根脉。保护农业生态,弘扬农耕文化,建设美丽乡村。二要特色发展,提升小米产业层次。突出品种培优,注重品质提升,强化品牌建设,让敖汉小米叫得响、立得住、能长久。三要融合创新,拓宽价值转换路径。做强农遗+生态农业,做精农遗+文化旅游,做实农遗+多元业态,推动一二三产有机融合,逐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研处处长,内蒙古第一工作队队长,研究员刘国祥做题为《敖汉旱作农业与西辽河流域史前文明》的线上报告;东亚地区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会执行主席,农业农村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闵庆文做题为《发掘保护农业文化遗产,促进全面乡村振兴的思考》线上报告;中国作物学会粟类作物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沈群做题为《小米淀粉多层次结构与食用品质的关系研究》的线上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