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五谷文化高层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2012年7月31日—8月2日,由国家谷子糜子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发起,国家谷子糜子产业技术研发中心、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河北省社科联、河北省文化厅、张家口市农科院、河北省蔚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全国五谷文化高层研讨会在河北省张家口蔚县隆重举行。河北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刘永瑞给会议发来贺信。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张群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刘旭,河北省委农村工作部部长董经纬、河北省社科联常务副主席曹保刚、河北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建华、张家口市委副书记吴立芳、市人大副主任张世林、副市长杨玉成、 蔚县县委书记王志军以及国家谷子糜子产业技术体系部分岗位科学家等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一百多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国家谷子糜子产业技术体系综合研究室主任(产业经济岗位科学家)王慧军教授主持。
会议首先安排参会代表从历史、人文、产业等方面参观了蔚县博物馆、常平仓博物馆、谷子生产基地、张家口罗川蔚州贡米公司、暖泉镇西古堡、泥河湾人类文化遗址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蔚县剪纸一条街。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刘旭、中国农史学会副理事长曹幸穗、中国科学院地质地理研究所吕厚远、国家谷子糜子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刁现民、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谭斌博士、南京农业大学何红中博士分别从中国农业发展历程、五谷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谷子糜子起源、传统五谷文化与杂粮加工产业发展、粟黍农业起源的微体化石证据、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粟符号考察及其对谷子产业发展的启示等方面做了大会报告。专家们报告深受与会代表的欢迎,大家风范给代表们留下深刻印象。报告结束后,各位专家又对五谷文化、粟文化,以及粟文化与谷子糜子产业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热烈讨论,座谈会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大家一致认为通过对传统五谷文化的深入挖掘和现代科技的介入,将有助于延长五谷产业链,提升产业层次。振兴我国的五谷产业,科学指导杂粮消费,势将提高我国国民的健康体魄,也将弘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五谷文化。
最后,王慧军教授做了总结讲话,他指出此次会议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将我国的五谷文化、杂粮消费,与人类健康延续、民族竞争力、产业振兴结合起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工作者共同研究,立体思维,为今后的研究提出更多的研究方向,为杂粮产业振兴注入了文化元素,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全国五谷文化高层研讨会”会议纪要
会议名称:全国五谷文化高层研讨会
会议时间:2012年7月31日-8月2日
会议地点: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新蔚州宾馆
主办单位:国家谷子糜子产业技术研发中心、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河北省社科联、河北省文化厅、张家口市农科院、河北省蔚县人民政府
参加人员: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张群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刘旭,河北省委农村工作部部长董经纬、河北省社科联常务副主席曹保刚、河北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建华、张家口市委副书记吴立芳、市人大副主任张世林、副市长杨玉成、 蔚县县委书记王志军以及国家谷子糜子产业技术体系部分岗位科学家等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一百多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院长(国家谷子糜子产业技术体系综合研究室主任/产业经济岗位科学家)王慧军教授主持。
一、会议主题与内容
1、会议主题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围绕五谷杂粮的文化内涵、产业外延、文化与产业的对接进行研讨。与会者一致认为,全国首届五谷文化研讨会具有里程碑意义,对于研究东方原始农业起源,加快五谷资源开发,推进五谷种植和精深加工、提升附加值,重构我国健康食品体系,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深远意义。
2、会议内容
河北蔚县是东方人类的发源地,现有文化遗址存点1610余处,是全国五谷种植最全的县,文化产业在蔚县经济总量中已占到6%。为了使各位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能够对五谷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会议首先安排参会代表从历史、人文、产业等方面参观了蔚县博物馆、常平仓博物馆、谷子生产基地、张家口罗川蔚州贡米公司、暖泉镇西古堡、泥河湾人类文化遗址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蔚县剪纸一条街。开幕式上,蔚县县委书记王志军致欢迎词,河北省社科联副主席曹保刚宣读了河北省政协副主席刘永瑞的贺信,河北省委农工部长董经纬、河北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建华、张家口市政府副市长杨玉成分别讲话。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刘旭、中国农史学会副理事长曹幸穗、中国科学院地质地理研究所吕厚远、国家谷子糜子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刁现民、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谭斌博士、南京农业大学何红中博士分别从六个方面做了专题报告。专家们报告深受与会代表的欢迎,大家风范给代表们留下深刻印象。报告结束后,各位专家又对五谷文化、粟文化,以及粟文化与谷子糜子产业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热烈讨论,座谈会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最后,国家谷子糜子产业技术体系综合研究室主任/产业经济岗位科学家王慧军教授做了总结讲话。
河北省委农工部长董经纬认为,“五谷文化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主题。研究五谷文化上承历史、下启未来,很有意义。本次研讨会填补了粮文化的空白”。河北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建华指出,这次会议必定对五谷文化的发展、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添上一笔浓墨重彩,是一个文化拓展的新领域,是一个起点。张家口社科联主席黄莺从历史、现实、文化三方面指出了会议的意义。从精神层面,五谷代表东方,和中华民族开放、浑厚、自强向上的人文精神相契合。张家口是东方文明的发源地,蔚县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就现实意义而言,当前患“三高”等富贵病的人越来越多,通过五谷饮食膳食结构调正,返璞归真,具有现实意义。因此,她认为本次会议应载入史册。河北省政协副主席刘永瑞在贺信中指出,“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时代,五谷仅仅是解决国民温饱的手段,五谷文化的研究和弘扬难以提上日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五谷在传承农业文化遗产、建设精神文明方面的功能日益凸显。对于五谷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非常有必要深入挖掘、大力宣传,这既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又是实现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需要”。 农民日报主任记者李亚玲表示,采访其它农作物体系时,都是偏重新技术,而本次会议,谷子糜子体系将文化、产业相结合,形式新颖,意义深远。
二、专题报告
安排了6个专题报告,分别是:
1、刘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五谷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从我国农业的发展、谷子的重要作用以及谷子今后如何发展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对未来五谷文化的发展提出五点建议:创造需求、培育市场;打造品牌、唯我独优;品质为主、安全为本;文化引领、重构饮食;创造四、五、六产业。
2、吕厚远(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做了题为“粟黍农业起源的微体化石证据”的报告。一是报告了课题组运用植硅体方法对河北磁山粟黍灰化物的鉴定过程及鉴定结果,二是国际学术界对小麦起源与传播的争议及新证据,三是对青海喇家遗址发现的小米面条的鉴定。
3、刁现民(国家谷子糜子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谷子糜子与中华原始农业起源》。首先介绍了谷子糜子起源的考古研究发现,接着从形态遗传学方面介绍了对谷子起源的研究进展,最后讲了粟文化与杂粮产业发展问题。
4、谭斌(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员)做了题为“传统五谷文化与现代杂粮加工产业”的报告。从五谷文化的发展与精髓、国际国内对谷物(全谷物)营养与健康认知前沿及进展、五谷食品发展面临的新需求与新挑战、现代杂粮加工产业发展的前景四个方面来讲。
5、曹幸穗(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员):《“五谷”文化的源与流》,主要从农业的起源、“五谷”的演替、作物育种的肇启、粟育种的成就和谷物新品种的命名这几方面进行分析。
6、何红中(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博士):《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粟符号考察及其对谷子产业发展的启示》。报告围绕粟文化的内涵、耕作栽培方式、宗庙祭祀、民间风俗、诗歌咏颂等角度进行了详细研究,提出粟(含黍)文化有待于进一步的全方位、多角度研究和探讨。
三、观点摘编
(一)粟黍与农业的起源
一般认为,中国是世界三大农业起源中心之一,粟黍是中国北方最早栽培的农作物,是小麦、水稻在该区传播以前最重要的食物。然而,中国对世界文明做出的这一贡献并未得到国际学术界广泛认可,主要原因在于缺少可信的科学证据。中国科学院的吕厚远课题组运用植硅体方法对河北武安磁山遗址出土的灰化物进行鉴定,表明中国北方黍的驯化可以早到距今 1万年左右, 而粟则晚到距今 8700 年以后,从而证明了中国的原始农业起源和两河流域文化一样重要。他们还对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发现的距今约4000年左右的面条进行鉴定,认定为小米面条,从而为中国人赢得了面条的发明权。
在谷子起源上,国际学术界流行三个学说:中国(东亚)起源说、欧洲起源说、南亚起源说。国家谷子糜子体系首席科学家刁现民指出,一个作物从什么地方起源,应该有多方面证据,包括考古、文化、野生种、遗传多样性、原始类型等等。中国这几方面的证据基本都有,因此可能是真正的起源中心,南亚等其它地区可能是次生中心。但这还需要从分子遗传学等方面继续寻找证据。现有的多数研究材料零散,代表性差,不能涵盖世界各地的工作。为解决这一问题,刁现民等正和印度、剑桥大学等地学者合作,利用不同实验室之间的联系来进行更全面的基因分析,力图将谷子起源驯化的研究推向深入。
(二)五谷文化的内涵挖掘
五谷文化概念是第一次提出。一万多年前全球气候变暖,人类为应对生存压力而发明了农业。黍和谷子的野生祖先因其极强的抗逆性以及短生育期的特性,成为中华民族首选的栽培作物,种植粟黍标志着我国北方原始农业的开端。以五谷(稷、麦、稻、黍、菽)为代表的传统农业生产及其方式,为华夏文明的孕育、形成和辉煌做出了基础性贡献。刘旭院士指出,从种质资源角度讲,中国起源的作物像谷子、稻、大豆基本上都带有皮(颖壳),而国外起源的作物如小麦、玉米、甘薯、马铃薯都没有皮,这可能是中华文明能够延续五千年的重要因素之一。谷子等作物耐贮存,因此可以应对灾难。而玛雅文明等古代文明则由于灾荒饥荒而毁灭。从这个意义上说,五谷文化是民族生命的延续,是中华民族能够屹立在世界东方的一个强大的遗传学基础。
五谷文化作为乡土中国的根,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曹幸穗、何红中从不同侧面进行了阐述。
纵观中国科技史,许多发明创造和农耕知识、经验,都直接或间接来自于五谷的种植和加工。《周礼》记载,农官到田间视察,选出良种来推广,这是我国作物育种的肇始。汉代《氾胜之书》有了采取“穗选法”育种的最早记录。北魏时期育成一大批能满足不同栽培要求的新品种,《齐民要术》根据品种的熟期长短、植株高矮、以及抗旱、抗虫特性和其他相关性状,将当地栽培的86个粟品种分为四类,甚至将品种的“味美”或“味恶”、“易舂”(便于加工去壳)都一一标明,既显示出严谨的科学态度,也体现了深入细致的检测实验精神。《齐民要术》时代多以育种人的姓名来命名作物新品种,这是对育种者劳动成果的一种肯定与褒颂,是一种崇尚知识的健康社会心理的表现(曹幸穗)。
何红中对五谷之首的粟进行了专门的文化印迹考察。自新石器时代晚期取代黍的地位后,粟在古代一直是北方地区的重要食粮。《诗经·国风》:“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反映出谷黍在当时作为主粮的现实。粟还是古代政府税收的来源之一、社会财富的重要象征。中国几千年以农立国,稷神崇拜和祭祀之风相延。稷崇拜经历了稷官—后稷—稷神的演变,古代稷神与社神祭祀往往并提,“社稷”成为国家的象征。
从精神层面说,谷子以其耐旱耐瘠耐贮存等生物学特性,哺育了中华民族,培养出华夏子孙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粟文化深深烙印在国人的精神世界中,并深刻影响着他们的思维和人文情怀。古有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唐·李绅《古风二首》诗:“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直到今天仍有这种关注民生、珍惜粮食的情怀。近代,依靠“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缔造了新中国,小米进一步成为红色文化的载体。
从全球范围看,古代文化中的粟符号又是独特的,例如朝鲜把粟叫“粟克”,俄罗斯把粟叫“粟子”,印度把粟叫“棍谷”。再如粟在梵语称“Cinake”,即“中国”之意,印地语称“Chena”或“Cheen”,孟加拉语称“Cheena”,古吉拉特称称“Chino”,都只是语种上的拼音不同。这些语言学方面留下的痕迹,证明了当地文化与中国外传粟的某些联系,也说明传统文化中的粟符号具有世界意义。
总之,粟文化的内涵丰富而广博,从耕作方式到栽培技术、从宗庙祭祀到民间风俗、从诗歌咏颂到各种寓意,是承载中华文明长久发展的重要基因,具有非凡的生命力和世界意义。粟(含黍)文化的研究还比较浅显,有待于从语言学、民族学、人类学,以及中外交流、文化史等方面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三)五谷文化与杂粮产业发展
当前,食品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反映出广大群众对生命延续的担忧。人类在生命延续过程中遇到的挑战,需要在历史传统的维护中寻找答案。五谷是我们的传统,五谷文化也是我们的传统。小米等五谷比其它食品更加健康安全,中医专家都倡导多吃五谷杂粮。本次会议旨在通过文化的宣传与发动,倡导人们增加这方面的消费,增加科技投入,促进五谷深加工和不断升值,形成一个新产业。
1、五谷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健康。五谷作为粮食作物的统称、泛称,应从米、粮食的概念延展到健康食品的概念。重构五谷文化饮食,打造健康人群,要向祖先学习,从文化提炼中挖掘。
传统典籍讲到“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五果为助”,表明谷物为我们膳食结构的主体。五谷中的“五”实为“多样化”之义。现代逐步发展的“杂粮”概念也实为五彩缤纷、丰富多样之意。多样化的传统五谷文化之精髓与现代平衡膳食之理论是一致的。解放初期我国谷子种植面积还有1.7亿亩,产量和小麦、玉米相当,目前仅在旱薄地有2000万亩,并且退出了主粮的地位。这种结构变化是由于单产、种植比较效益、国家的宏观政策、老百姓对食物的喜好性(追求心理、口感)等多种因素导致的。目前,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以外的粮食作物统称为杂粮。我国粮食总产量达5亿多吨,而杂粮才4000多万吨,其中谷物杂粮才800多万吨。
人类对谷物加工及认识的发展演变是一个过程,目前面临一种回归。我们祖先食用的谷物如糙米、全麦面粉和谷子等都是健康食品。而现代食品工业为了便于制作、改善口感,谷物加工精度越来越高,出品率越来越低,胚芽和麸皮等大量有用的成分被丢弃,这是人类慢性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的重要原因之一。20世纪末期21世纪初,当发展中国家还在不断追求谷物加工精细化的时候,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开始倡导全谷物食品,究其原因就是在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做了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全谷物食品更加有利于人体健康。全谷物除了膳食纤维之外,还包括生理活性物质和微量元素等等成分,各种营养素可能产生协同增效作用。增加全谷物的摄入可以降低慢性疾病的危险,尤其是对预防心脏病、II型糖尿病、消化道疾病和肥胖等等都是有效的。所以,五谷文化的一个最重要作用就是健康,杂粮不妨改称为健康粮、保健粮。
国际上现在大力提倡发展全谷物食品。1993年美国农业部、General Mills等机构在华盛顿召开第一个全谷物专题会议,之后每年就全谷物的不同主题召开年会。2002年美国成立了全谷物委员会(Whole grain Council,WGC)。1997年在巴黎召开第一个欧洲的全谷物会议,2005年~2010年欧盟启动了一项“健康谷物”综合研究计划项目(Health Grain)。澳大利亚成立了Go Grains Health & Nutrition (Go Grains)组织,是一个倡导健康谷物与豆类消费的独立性组织。2011年美国提出将全谷物推广为“一场运动”、“一种新的社会规则”(whole grains the new norm)的口号,旨在推广全谷物食品的消费。美国在超市、学校、军队、医院和餐馆全面推广全谷物食品,从幼儿开始就培养一种健康饮食的观念,从书本开始,从课堂开始,从配餐开始。
就我国情况而言,大众健康的主要问题已由营养不足转变为营养过剩与营养素缺乏并存,慢性病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慢性病发病人数快速上升,目前有2.6亿慢性病患者,慢性病导致死亡已占到我国总死亡的85%。我国现有超过2亿高血压患者、1.2亿肥胖患者、9700万糖尿病患者,80%家庭人均食盐和食用油摄入量超标。未来20年,中国40岁以上人群中主要慢性病患者人数将增长一到两倍,慢性病导致的经济负担将增长80%以上。从慢性疾病的防控角度,必须加强杂粮健康食品的研发与推广。中国营养学会2010年建议,成年人每天最好食用50g以上的粗粮。全谷物食品发展国际论坛于2011年4月在北京召开,主题是“大力发展全谷物食品,满足公众健康要求”,对中国全谷物食品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全谷物食品发展的相关内容已写入我国《粮食加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年)》以及国家发改委《“十二五”食品工业发展规划》。要借助全谷物的大思路来发展杂粮产业,杂粮是我国主要的全谷物食品原料。
2、五谷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竞争力
谭斌指出,粮食的第一属性是生存必需品,民以食为天;第二属性是战略储备品,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第三属性是粮食与军力、能源一起作为国家公共物品;第四属性是作为化工和能源的原料;第五属性是金融属性,即成为期货。在粮食属性发生变化的过程中,谷子等杂粮面临着新的机遇。
中华文明能够传续几千年,就是因为有五谷这样的健康食品的哺育。但是现在我们逐步西方化了,肯德基等洋快餐受到青少年的追捧,洋奶粉逐步占领国内市场。东方人的体质为什么要用西方的饮食来洗礼?应该从提升民族竞争力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了(王慧军)。河北省文化厅李建华厅长认为,在当今中华文化面临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机,中国的文化元素如何去影响世界、提升自己,五谷文化是一支重要力量。它致力于把东方文明的农耕历史和中华食品延伸和延续,中国食品在养生、健身、增进人类健康上所起到的作用,有其独特的意义和独特的价值。目前仅仅是起始,要进一步挖掘提炼。
3、从种植业的概念走到产业的概念。
与会者一致认为,文化研究和产业发展要紧密结合,同步推进。杂粮科技、产业与杂粮文化相结合,促进杂粮消费,推动杂粮经济的发展,最后形成杂粮文化和文明的提升。
从供给角度,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必须转变增长方式,实现技术升级。玉米杂交种、小麦矮杆密植的推广提高了各自的产量,种植走向了现代化。而谷子种植仍然延续依赖人力与畜力,还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传统耕作栽培方式,因此退出了粮食主产区,丢失了种植主战场。谷子不走向轻简化、机械化是没有发展出路的,应及时推出适应轻简化、机械化的良种良法。
从需求角度,应文化引领,重构饮食。杂粮产业面临的瓶颈在于加工滞后,消费者想吃但不方便,吃不上。想吃是因为杂粮营养、健康和天然。不方便和吃不上,是因为杂粮口感粗糙,适口性差,主食加工成形困难,煮制时间长,食用不方便。目前,谷子深加工产品在市场上基本看不到,小米锅巴、小米饮料都是昙花一现。刘旭、谭斌、王慧军等专家一致认为,杂粮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是主食化。要细化消费人群,开发儿童食品、老人食品、病患食品和救灾救济食品,加快五谷方便食品的开发;要通过与其他食品搭配或烘烤等方法改善适口性;改进加工工艺,提高加工品质;要与五谷文化元素相叠加,提高商品品质。要创造出适合中国人吃的又方便又健康的食品,加上文化包装与营销,打造出像麦当劳一样风靡各地的杂粮品牌。如同在茶馆里喝茶,当把杂粮变成文化、融入生活,能满足人们的精神享受时,杂粮消费的普及就指日可待了。
杂粮只有通过创造需求、培育需求,建立从田间到餐桌的产业链,才能带动种植业发展。张家口2010年种谷子种植面积达90万亩,去年略有增加,今年下降为60万亩。为什么退步呢?张杂谷最高产量达1600斤,政府、院所、企业都在积极推广,但由于加工跟不上,文化的引领和提升跟不上,谷子生产出来后遇到销售难问题。张家口北宗黄酒酒厂于2011年9月建成,最初以黍米为原料生产黄酒,后来以张杂谷为原料。经过国家营养研究所检测,含19种氨基酸、13种维生素、9种矿物质。现在年生产能力5万吨。张家口老窖涿鹿酒厂已研制出小米白酒。这样的深加工企业应得到政策扶植。
经济学中的例子“咖啡豆定律”表明,杂粮产业亟需实现从资源到产品,再到商品、礼品的价值增值。一杯咖啡是三个咖啡豆,价格三分钱,这是农业经济的价值;咖啡豆磨成一袋咖啡,价格一毛钱,其中工业经济增值七分钱;一袋咖啡冲成一杯咖啡,价格是一块钱,其中商品经济的价值是九毛钱;若是在五星级的饭店里喝这杯咖啡,价格可能上涨到十块钱,它与普通咖啡馆里的咖啡并无实质区别,九块钱的提价是知识经济和文化的价值。简单比喻,若农业只是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其价值总在三分钱左右波动。若是农业不向二三产业渗透、不做成知识经济在十块钱里面参与利润分配,这种经济就是发展不起来的。王慧军院长认为,五谷杂粮产业以后的方向在1.5和2.5产业上。1.5产业就是农产品加工业;2.5产业就是五谷与三产紧密对接,打出文化牌。进入知识经济层面需要很多文化元素。通过文化引领,产业支撑,服务于大众,这样的经济才能做大。刘旭院士指出,要一二三类产业并进,还要借鉴日本学者提出的“第六产业”概念,农业要实现“1+2+3”或“1×2×3”的增值,实现第一、二、三产业的一体化和融合。
4、如何利用粟文化来促进产业发展?
杂粮产业发展应加大知识和文化营销的投入,比如说:耕作文化(耕作制度、社会关系)、饮食文化(古代工艺、民俗风情)、医药保健、艺术(诗歌、俚语、绘画、剪纸)、旅游(农庄、遗址、山水),让粟文化具有现实的载体和形式。
国家谷子糜子产业体系成立以来,山西省谷子所的张喜文已将小米的传统食用方法编辑成书,这是粟文化发掘的首个成果。产业经济岗位正在搜集整理有关谷子糜子的典故、农谚与成语故事。
谷子在70年代之前是日本的主要粮食作物,粟文化传承较好,粟饼屋(或粟食屋)餐桌上摆放谷穗,精致程度堪比茶道,值得我国学习。
我国小米有四大名米——沁州黄(山西沁县)、桃花米(河北蔚县)、金米(山东金乡)、龙山米(山东章丘)。如何利用这个文化品牌来开发产品,组织产业,有许多东西可资利用,需要一个大的企业来运作。沁州黄集团是四大名米中产业化生产运作最好的,其品牌标识是个“米”字,呈“鼎”状,代表了中国古老厚重的历史。该企业在全国建立连锁网,统一包装,统一门脸,研发的小米粉——“谷之爱”受到我国消费者特别是南方人的喜爱。还举办沁州黄小米文化节,康熙御赐“沁州黄”情景表演等节目。
(四)五谷的药用价值与食疗
本次会议邀请的河北省中医院院长李佃贵因因事未到,会后专访了李佃贵院长。李院长指出,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精细化,肉类、果菜等在饮食结构中所占比例增加,导致饮食失调,疾病横生。不少“富贵病”、“老板病”是由于人们吃得过精过细而导致的。而粗粮中的膳食纤维,具有通肠化气,清理废物,促进体内的浊毒物质尽早排出体外的功能。因此,重建合理饮食对健康生活有重要意义。他从医学角度指出饮食的基本原则是粗细搭配,多样化饮食;从吃粗粮及时喝水、循序渐进吃粗粮、搭配荤菜吃粗粮等方面介绍了正确食用五谷杂粮的方法;最后介绍了五谷杂粮的(谷类、黍类、麻类、麦类、豆类等五谷杂粮)药用价值及食疗方法。
四、会议成效
1、本次会议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五谷应该从一个种植业的概念走到产业的概念,从米和粮食的概念走向健康食品的概念,从五谷杂粮的概念提升到民族竞争力的概念。
通过政产学研的深度交流,深化了社会各界对五谷文化的理性认识。河北省老年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朱作芳表示,中老年人最重视五谷,重视健康。通过参会获得了更多的信息和商机,将向会员单位、销售企业推介,通过产业平台推向市场,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产品的好处。河北省食品协会常务副会长戴宝成建议,下次搞一个杂粮产业发展的行动大会,进一步推动和促进我国杂粮产业的更快发展。
2、五谷文化亟需加强跨学科、全方位研究
通过碰撞和相互启迪,会议提出了很多新的研究课题和方向。神农尝百草,百草既是医药,也是种植,古代的文献和医书都有“药食同源”的记载。而当代科学对五谷的研究不够,像绿豆能去火、谷子能安神养胃等常见说法与现象,还难以做出很好的解释。为什么大牲畜能把谷草做草料?但为什么猪吃小米后不长膘,母鸡吃小米后不下蛋?解决这些疑团,需要医学、营养学联手研究。食品和营养的研究,需要搜集谷子的起源、流传与典故。考古发现4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会做小米面条,而我们今天仍做不好,需要反思和研究。
这次研讨会聚集了农学、医学、营养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多方面的专家学者,以及行政领导、企业家来共同研讨五谷文化,这种立体探讨方式对于萌芽课题的研究很有益处。通过跨学科交流研讨,有助于实现协同创新,并有望诞生新的学科增长点,产出更多的高水平成果。就拿磁山考古来说,历史研究光靠文献是不行的,还要用考古的证明,这是二重证据,还要有三重证据,就是社会学、民俗学的证据。几个方面的证据相互佐证,结论才可靠。考古证明磁山是先有黍,甲骨文上也是先有黍而不是粟,这就证明了磁山先有黍、后有粟。若是再加上民俗的证据,就更能把事情讲清楚。现在科学研究越来越走向综合,但是科学的分工越来越细。要多学科协作,才能把文化的源头探究清楚。呼吁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紧密结合,到了结合的时机了。
王慧军教授指出,以前我们的选题大多出在书本上和生产上,但是大量的问题是出在市场上。过去农业的发展是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这次中央明确提出了四靠市场。今后科研的主流方向如果远离了市场,不管有多大的价值,都没有代表社会的发展方向。谷子生产在我国有过辉煌的历史,解放初期还有近2亿亩,但是现在全国谷子种植仅剩下两千多万亩。现在谷子研究的专家80-90%在从事技术,主要是育种,蛋糕没有做大,新品种育成多了,还相互竞争,互不服气。关键的问题是把谷子产业做大。要讲消费优先,不能仅仅局限于生产技术的研究。我们科技工作不能只让农民的增产,而要更多地为农民增收服务。
3、粟文化是谷子糜子产业发展的“历史和民族感情”动力
历史和民族感情动力,或称非物质动力。刁现民研究员指出,谷子是我国起源的特色作物,是中华民族的哺育作物,新中国的缔造作物;作为抗旱节水性突出作物,是应对未来干旱形势和全球气候变暖的战略储备作物。用粟文化来促进谷子产业发展,首次提出是2004年。当时看到谷子种植面积下降很快,感到担忧,最早发表在《杂粮产业论坛》上。刁现民表示,国家谷子糜子产业体系在农业部的领导下,做了大量工作,希望各小米产区能够加强和体系的联系,利用粟文化做好谷子产业的篇章。
4、五谷文化研究的现状与建议
河北省社科联常务副主席曹保刚指出,五谷文化现在面临瓶颈:一是研究人员的圈子小,一些基础性内容比如诗歌、民谣和民俗等还没有进行系统的搜集整理。二是研究还比较零碎,讲感觉、讲现象的比较多,上升到文化层面上的比较少。五谷确实有文化,但如何挖掘,怎么让五谷文化为产业服务,增强对整个民族的认知和民族价值观的认同,值得进行系统的研究,也需要在人才储备上扩容。
曹保刚对五谷文化研究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系统研究,防止碎片化或昙花一现;二是立体传播,通过平面媒体、互联网、电视宣传片、产品LOGO等各种途径进行文化传播;三是科学阐释,不能光讲故事,还要讲道理;四是通俗表达,把深刻的道理、科学的数据、鲜活的实例用通俗的语言传达给老百姓;五是多学科协作;六是权威推荐;七是逐步转化。